小媳婦的心聲:鎖門篇—與公婆同住,關門鎖門比照在外租屋

1 / 1

與公婆同住,公婆能否開門進入?房間門該不該鎖?能不能鎖?這是個很現實又必要的問題,因為它真的會發生(如照片所示)!試想一個人從小到大,什麼時間會在房間裡呢?什麼時候會鎖門呢?房裡有重要東西、心情不好想獨處、受委屈想好好哭一場、想好好專心準備考試、想暫時逃避爭執、想安靜一下、換衣服......等等情況,都會在房間裡,也可能鎖門。這個空間是必要的,因為它是屬於自己的,能獨處、專心、好好發洩安撫情緒、沈殿冷靜心思。與公婆同住,有些媳婦被要求不能鎖門,甚至公婆有房門鑰匙;有些媳婦儘管被罵、被唸、被黑,就是要鎖門,為的只求在這個「住所」(在媳婦心中,是否可稱為「家」的地方?)保有最後那麼一丁點的私領域和隱私。這是媳婦的人權-媳婦也是人啊!說到底,還是兩個字:尊重!

有線電視附含居家防護系統,原是用於監控孩童安全......

實例一:剛搬入與公婆同住的頭幾天,我外出會鎖房門的習慣,被老公的阿嬤叫去唸了一頓(三萬字,以下僅摘要重點一句):「房門鎖什麼鎖!?是怕人家看逆?還是偷拿你什麼東西?」,並命令「以後房間門都不用鎖」!但我無法接受,儘管老公的阿嬤是上N個世代的長輩,上廁所也不關門,但也只能尊重她的個人習慣,至少廁所不是共用,不會侵犯到她的隱私即可。既然房間是夫妻兩人共用,兩人決定即可,毋需他人干涉。(註:我台語不好,無法與她良好溝通;老公台語更差)

後來換婆婆來跟我講。婆婆說她結婚幾年後,將三個孩子交給公婆帶,才與公婆同住。沒多久,連老公的妹妹也要搬來一起住。有天,婆婆發現她老公的妹妹頭髮上別著婆婆她的髮夾,自此後,她就一定會鎖房門。所以婆婆好心地跟我說:「妳可以鎖門」。

有次大姑一家來訪,她家小孩一進來,直衝婆婆房間,邊喊著「阿嬤」、邊開門進入,正巧婆婆從廚房出來看到,馬上衝回房間,把小孩拉出來,並嚴厲地告知小孩:「你不可以進阿嬤房間」。

我們夫妻房,那台從老公中學時代沿用至今、少說也十幾二十年以上的冷氣壞了,需換新的,老公的阿嬤立即下來關心,意圖藉口「看看冷氣是壞怎麼樣?是裝怎麼樣?我來看看而已」直接闖入房間。我當然立刻用任何理由將阿嬤擋於門外,「門口小...房間小...師傅在忙...師傅知道怎麼用...」,阿嬤悻悻然地說「阿嘸你是怕我偷拿你東西逆?」。我心中很明白:「這是我(和老公)的房間,我有權力決定誰能進我房間。再者,壞掉的冷氣是我們房間的,冷氣錢也不是妳出的,自然用不著您這般關心」。我很堅定並堵在房門口,阿嬤在房門外徘徊許久,仍有幾次意圖要進入卻不得其門而入,最後就默默地上樓了。

婆婆雖然嘴裡告知我房間門可鎖......某天,婆婆有事要找老公,直接開房門進去,老公嚇到......(限制級)。婆婆若無其事地回她房間了。小孩當場問了我:「為什麼阿嬤可以直接開門進來?不是說敲門後,要在外面等嗎?」。我只能故作鎮定,並堅定地再次重申強調說:「是的,媽媽教你要敲門後,在外面等就好」,即使心裡火冒三丈。

婆婆若是說了會聽,那就好辦,問題在於任何人都說不得,連她兒子也說不得,只有婆婆的婆婆能罵得,但罵完後依然故我或想辦法矇騙。即便老公與我同立場,但就是說不得婆婆,誰都無可奈何。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大綱:

🌺媽媽不能教長輩,但是一定會教孩子你的事

🌺期許建立良善循環

🌺鎖房門的理由

🌺媽媽不能教長輩,但是一定會教孩子你的事

雖然孩子還小,正在學習長大、慢慢成熟,很多人情世故也絕非三言兩語可道盡。但關門和鎖門一事,媽媽必須教導你:

1. 敲門是一種禮貌,在門外靜候是尊重與保護個人隱私:

即使是長輩,要直接進房,已屬不合理的要求與不尊重隱私,侵犯個人的物理空間隱私(指個人的空間和領域不受侵擾),也因此必須堅持、拒絕妥協。上例中,婆婆直接開門進房間,剛好老公正在換衣服。縱使老公是她的兒子,但隱私是個人感受問題。試問,若您身為媳婦,正在房中換衣服或哺乳,會希望公婆任何一人直接開門進來嗎?也許您的兒子不在意,但別人的女兒—媳婦在意!!!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敲門是最基本的禮貌,在外靜候,得到允許後方能進入或在外等人出來。試問,長大後,孩子能夠直接打開學校老師、上司、教授等等的辦公室門嗎?老師、上司或教授看到一個學生、下屬直接開門進來,對此人會有何印象呢?難不成還要怪老師、上司小題大做嗎?

即使在外租屋是否鎖門,都具有個別差異:有些人心中坦蕩蕩,怎麼樣都不鎖門;有些人小心謹慎,在家或外出均鎖門。承上例,老公的阿嬤連上廁所都不關門,你能奈何?不能!只能予以尊重。但同樣地,對方也需尊重自己的決定(只是不必然會)。尊重是互相的;但若對方不懂得尊重,至少要單方面保護自己。試問,長大後離家在外租屋,難道房東或室友可以不敲門、直接開門進入嗎?我們現在身為爸媽,加上現在社會問題,從小就得教導男女孩均需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權和隱私權,身為長輩也要以身作則啊!!

2. 尊重個人空間、敲門禮儀,為孩子做良好示範:

媽媽從小即已教導(請參考:被霸佔小孩的媽媽儼如Harlow心理學實驗中的鐵絲媽媽?!)要「尊重和保護他人隱私,所以敲房門後,在外面等」。結果阿嬤直接開門進入房間,當場做不良示範,孩子當場更是質疑媽媽教的「為什麼阿嬤可以直接開門進來?不是說敲門後,要在外面等嗎?」。我無法教導長輩,雖然你還小,尚未能完全理解,只能示範並教導你懂得界線與進退。我只能選擇對婆婆的行為不予置評,漠然視之以避免在孩子面前起衝突(進退),並再次堅定強調「尊重和保護他人隱私,所以敲房門後,在外面等」(人與人的界線),至少我能大聲地告訴孩子「你看媽媽,媽媽都是敲阿嬤的門,然後在外面等?!對啊!就是這樣做啊~學媽媽怎麼做」。

你問媽媽怎麼了,我也明白告訴你「媽媽在生氣,因為有人沒禮貌」。即使身為長輩,也不代表就能理所當然地、未經允許即開門而入!雖然我無法向這樣的長輩據理力爭,(媽媽在你小時候已爭取過很多,但…………)只能吞下委屈,但我還是有生氣的權利。媽媽只能期許你未來不會遭受這樣的處遇,或媽媽不會讓你的另一半也像媽媽一樣。

3. 保護個人財物,避免紛爭:

除了上述的隱私權,萬一是東西不見,必起爭執。在租屋時,房客個個人人平等,也許大家坐下來釐清事情始末或請房東來處理。總之,至少是人人平等的、可以討論的。然而,與公婆同住,萬一有東西不見,真的能夠「討論」嗎?更多時候是地位(不是輩份)最卑微的—媳婦直接遭殃。很多時候媳婦與公婆同住,反而比租屋還不如,例如不能鎖房門、收到的是過期的信或甚至被拆信、照三餐監視.....等。(說個笑話:提到地位,如果是孫子,在家中長輩心中的地位還可能比媽媽高;要是獨孫、長孫,那甚至可能比擬皇帝~)有時候,即使真的不是媳婦做的,媳婦的否認可能根本無法代表什麼。

實例二:阿奏下來問我:「冰箱裡的一個「??」(不好意思,這裡完全不知道要怎麼打字,因為是沒聽過的台語名詞,所以記不起來)不見了,是不是你丟掉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台語不好的我,完全聽不懂那是什麼,還以為是水果,但又不知是什麼水果,便反問阿奏「是什麼東西?是水果嗎?」。

阿奏打開冰箱指著一個地方,語氣兇巴巴地說:「這邊本來有兩個,現在只剩一個,是不是你丟掉了!!!」。

我一看,是一種類似保冷袋的東西。那個在我們搬進來之前就有了,我沒動過,但也沒注意到本來有幾個,只能回答:「那不是我的東西,本來就放在那裡了,我沒有動過。」。

阿奏:「這裡本來有兩個,現在只剩一個,你確定不是你丟掉的?!」

接下來無限循環碎唸,我已趕緊逃離現場。她繼續邊碎唸邊翻找,一直到邊碎唸邊上樓去。幾天後,我從冰箱拿葉菜類準備煮飯時發現,有一個阿奏說的東西掉落在冰箱最下層菜籃的後方,被擋住,所以看不到。

其實相不相信,已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否認了,她還是持續認為是你做的(或是之後家裡東西不見,都一定找你)。即使無可奈何,只能攤手~唉~~

換言之,連公共區域東西不見,都找地位最卑微的(孫)媳婦問罪,那麼房間內有任何東西不見,又會找誰?與其增添麻煩,不如鎖門減少紛爭,至少要求自保或明哲保身啊~~

🌺期許建立良善循環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從鎖房門和敲門這件事,媽媽教你做人要學會尊重,因為我期望能避免上述的惡性循環、建立良善循環:

1. 從我的爸媽的立場:

即你的阿公阿嬤,就是這樣教我的。從小學習尊重別人,長大也會自然而然地這麼做!若我的爸媽知道有人竟在未經我同意下、擅自闖入我房間,必然也會氣憤不已、為我抱不平。畢竟自己的孩子遭受不平待對待,身為父母的必定會挺身保護孩子!

2. 從我身為爸媽的立場:

媽媽我除了現在做良好示範,未來你長大後,萬一哪天你們夫妻倆也需要公婆同住(雖然我希望還是分開住得好,有距離地保持矇矓美),我希望這個問題就這樣自然而然地解決:「你們房間你們自己決定鎖不鎖門,但是我要進你們房間,必須徵得你們的同意!其實我有事找你們,敲門、在外等就好,這樣一點都不麻煩」。我從現在就這麼做,未來的我也會這麼做。因為敲門後在外靜候也是對人最基本的禮貌與尊重。只是有些女兒想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是不想讓爸媽擔心,委屈只能往肚子吞啊~

3. 從你—孩子的立場:

尊重是做人的根本,你從小學習如此尊重別人,養成良好習慣,媽媽也會希望你會這麼教你的小孩,未來也不會陷入媽媽所遇到的處境。敲門後,在外靜候,學習等待,就算會等待的人未來長大較有成就,但也都不會改變「在外靜候是最基本的禮貌」這件事的本質。

4. 從公婆的立場:資料不足、無法分析!資料不足、無法分析!資料不足、無法分析!當機、當機、當機!這點是當笑話寫的,勿當真~~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簡單地說,當孩子時要學習、當父母時要教導,不要等媳婦反應時,長輩「見笑轉受氣」......要媳婦敬您為長輩,也請您把媳婦當人看!換個角度看,長輩以身作則、媳婦獲得尊重、孩子學習良好品德,建立良善循環,這才是三贏局面

2021.8.15更新:其實對媽媽來說更難為的事,是孩子三不五時地問媽媽「為什麼阿嬤不敲門、就直接開門進來呢?」,媽媽只能不斷告訴和教導孩子應該要做正確的事,但無法教長輩。換個角度想,如果長輩能尊重媳婦、以身作則,就能下得了台階了!媽媽只能不斷自我催眠「我一定要教孩子對的事情」!

🌺鎖房門的理由

1. 房間使用者:我(們)的房間

與公婆同住,有時房子是夫妻倆自己買的,這樣房間鎖不鎖,倒是很理所當然:因為至少房子是自己買的,自己有決定權。但若房子是公婆的呢?這個問題就跟在外租屋一樣:你住外面,房子是你的嗎?不是,是房東的,但是你有房間和公共區域的使用權,只要在房租契約保障內,房東無權進入房客房間,亦即私領域。

此外,鎖門與否,也是個人的決定權隱私(指個人擁有不被干擾的決策自由)。因此,即使房子是公婆的,那也沒錯:房子是公婆的,但這間房間是我(們)(使用)的!因此這間房間要不要鎖門,由夫妻商量決定好即可。

2. 兩權相害取其輕:寧願被唸一陣子,也遠比長時間擔心受怕來得好

老公阿嬤命令房門不能鎖,但為保護個人物品與隱私權,我還是鎖門,自然逃不了一陣子碎唸攻擊(或毒罵)。然而,與其長久會擔心是否有人任意進入房間相比,鎖起房門被唸一陣子,孰輕孰重?說實話,純粹經驗談:只要撐過去就好了~~~就算天天唸鎖門一事,也無法天天唸同一件事;唸久了,她也會自覺無聊的,自然就停了,因為還會繼續唸別的事。事實也的確如此。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3. 在此住所中保有最後一丁點的私領域

身為人,會累、會心情不好,總想找個地方安靜沈澱,尤其是受委屈、想躲起來好好哭一場,找回自己心中的力量,擦乾眼淚,再出來堅強面對。若婆媳關係不好,更多時候沒事時就只想待在房間裡。鎖房間門只是為了捍衛自己在這個住所(稱不稱得上是有歸屬感的「家」,還是個問號)最後那一點私領域空間,能逃避碎唸、不愉快等任何問題的最後一點空間了!最怕的是,鎖了門之後,還會有人不識相地拼命猛敲門想進來、在外叫囂(例如老公的阿嬤),但還是回到同一點:即使是長輩,要直接進房,已屬不合理的要求與不尊重隱私,因此必須堅持、拒絕妥協。

與公婆同住,公婆不尊重媳婦、不把媳婦當人看,還不能鎖門嗎?

不鎖門,媳婦傷心,也傷(媳婦)爸媽的心啊!

大家有注意到婆婆的雙重標準嗎?不准別人進她房,但她可任意進別人房.....這就是現實!

如果認同或有任何想法,歡迎在文末留言哦!也歡迎按讚、追蹤加關注哦!

🌸前往:Psyche賽心姬粉絲專頁按讚和追蹤!🌸

🌸點選:加Psyche賽心姬Line好友!🌸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覺得文章很實用,趕快點選下面按鈕分享給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