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是種天賦-閱讀推薦

1 / 1

印象中,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必須說它可以換個書名,因為這個書名可能無形中失去適合甚多讀者,但不能否認也勢必因為書名增加許多讀者,好吧,以行銷和投射到目標族群的商業角度檢查,它是不需要更換書名的。

關鍵字在於:高敏感,多數人來說並非容易接觸的詞彙(尤其在書本問世前),在中文字直覺的反應也會對這個特質先入為主,無論你現在想到「高敏感」的任何想法,都有可能為這個特質貼標籤,然而,貼標籤正是行銷裡的慣用手法(這個部分我給出版商一個讚但是也保留這樣好嗎的疑問)。

也可以說用商業手段成功推廣「高敏感」這個概念,或許也沒有問題吧(正如作者的意願和期待,同時也衍伸出更多書籍、探討,因為大量的標籤,卻讓我覺得有點誤解這個特質的傾象。

這是學術研究、科普化、商業角度等等,綜合的社會產物(或是說效應),也可能就是類似一中各表,每個人有自己的「高敏感」詮釋權。

這本書,讓我想清楚一件事,是每個人都很不可能相同,腦袋裡的東西:觀點、邏輯隨著先天條件和後天環境,反映在行為上和抉擇相當有差異。

這本書主體首先簡述高敏感族群的特徵,做一些測驗後,讓讀者輕易的判斷自己是否有高敏感特質,進一步會說明高敏感族群遇到的生命疑問,舉例同時也探討一些內心的可能性衝擊,後頭給出一些給高敏感族的建議。

以前我更習慣用自己想法,推測別人的想法,其實就是先入為主和預測,事實上,這樣的習慣並非高敏感人的獨有行為,幾乎每個人多少都因著同理心和彼此體諒的出發點,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

但是本書中,客觀的把屬於高敏感特質的朋友會內疚及纖細的思維,與其他特質的人當下的表面或內心活動敘述出來,更容易發覺很多的誤會和憋屈都只是因為不夠了解卻揣測,以致於人際關係緊繃,我所理解的是:原來每個人真的想的都不一樣。以前當然會對這個說法表面上的欣然接受,甚至用來當作開脫溝通不良的結果,然而真正的接受「每個人想的不一樣」,更像是接納對方經歷過屬於自己人生的一切以致於如此不同,將需要更大的心胸理解,也需要用更多智慧去溝通。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我讀這本書的動機,是因為其他朋友的介紹,她認為自己身邊親密好友A雖無惡意,卻常常在相處上造成她的困擾和壓力,以她所具備心理學能力的觀察和剖析,合理懷疑A可能具備高敏感特質,她想要更了解這個特質,一方面因從事心理工作領域,拓展這個方面的觸角是有其必要,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可以了解朋友A進而改善他們相處的困擾。我便暗自猜測身邊某些朋友可能也有高敏感特質,立刻預約此書閱讀。

事實上,書裏的測驗首先讓我自己震驚不已,因為分數落在極高敏感的範圍(遠遠高過於它的斷定),反覆檢查題目和驗算,還強迫周圍的人做一下測驗,確認這些題目有沒有問題⋯⋯我當然沒有覺得是天賦。但我承認是個很耐人尋味或者說是詭異的「特質」,或許也確實幫助我在某些事物的嘗試特別有感。一體兩名的,也很容易被他人的無心表達搞得身心俱疲。

身邊有些朋友表面上或者自以為滿敏感的,做過測驗後證實很低敏,不過我也因為認識這個特質,跟許多朋友有新話題,認識彼此;後來恍然大悟,為了想理解別人的出發點,最後都回報在自己身上。

再次強調,這本書讓我學到的除了對待我自己以外,也認識了更多人際之間的矛盾,說真的,我覺得和「高敏感」這件事情不真的很相關,倒是提供了一種觀點讓讀者用更自在的方式去認識自己和他人,甚至,當我認識到自己的思維習慣後,我覺得自己擺脫了敏感的小心翼翼,變得更願意信任他人對人敞開心胸,雖然我再也沒有回頭去做測驗,但我想,這本書真的適合所有人體驗「高敏感思維」的過程,有可能會讓你在生活中有更多可以觀察的細節和靈感。

最後我只能認了,或許正因為我是這本書的目標族群,才會感受那麼多,才會覺得值得推薦,但是我由衷的認為「高敏感不盡然是一種天賦」。這個特質是每個人都能因為自己的意志而擁有,比如更多的善解人意和同理心,重點是不要過多,所以並非天賦,而是一個工具端看你用的好不好,也或許,這就是這本書想說的,不要因為敏感的性格感到自卑與不自在,不要為自己或是他人貼標籤,但是當你認出這個特質並且運用得當,是雷神之鎚。

或許你並非高敏感族群,但是這個鎚子人人皆有,找到自己的領域便會理解開啟高敏感的雷達是指對某件事情更加敏銳,不要逃避,勇於嘗試,必能大展身手。